無懼於美國牛肉進口的風波,台北牛肉麵節依舊熱鬧落幕---



自從牛肉麵節開始舉辦後,每年都創造了不少商機(-----小pochi也貢獻了不少-----)
其中當然不乏用心的店家,但有些牛肉麵卻讓人吃第一口就皺眉,第二口簡直就想丟筷罵人,硬著頭皮吃第三口時,只覺得自己真是天下第一大笨蛋,暗暗發誓再也不信什麼鬼扯節目與推薦了!!



目前光以滋味來說(不論環境與服務的話....)小pochi心目中的最愛還是林東芳牛肉麵,另外像老王記,史記,嗎哪,永康,穆記,清真中國麵館...等也都是願意再度光臨的店家。今天再來介紹一家可吃的牛肉麵---廖家牛肉麵

 




位於金華街的廖家牛肉麵,外觀非常樸實,招牌也不顯眼,但如真想吃的話其實並不難找------就看看哪家店門口有堆人在排隊的就是了!



內裝一如外表,也是簡間單單的白牆灰地,基本的桌椅板凳,有時還需發愁沒位子,併桌是想當然爾的事~~



主要菜單只有牛肉麵,牛肉湯麵,牛肉湯,牛骨湯,和香菇肉燥乾麵五項。牛肉麵也就一味,沒再分什麼清燉紅燒麻辣,半筋半肉還有牛雜牛肚了~~






海帶豆乾(各20元)與泡菜(30元)
豆乾極佳,孔洞非常多,切得很薄,非常吸汁。讓我回想起舊時萬國酸菜麵的豆乾....那時有位婆婆每天都很用心的在切豆乾,不像現在的員工,都只是隨便切切而已。
以前光是豆乾,我每次都非得吃個兩盤以上才肯罷休呢!
刀工,對食感真的有差---------






牛筋(120元),既然牛肉麵不能叫半筋半肉,就直接叫個小菜來吃~~
嗯,很軟,味道不錯。






調味料之醋與辣油不可少,要酸菜也有。






牛肉麵(小140元)。
廖家牛肉麵屬於清燉風格,雖沒有史記湯頭那麼濃郁,但也喝得出牛骨高湯的醇厚,越喝越香。
牛肉紮實但不乾柴,帶股淡淡蒜香,配上軟硬適中的家常白麵條,樸實無華,卻別有一股清平的雋永滋味....



除了味道好,肉也不少,麵條更是多,準管飽~~
唯一讓我比較不習慣的,就只有牛肉麵加空心菜這件事。





PS.一直聽聞羅斯福路上的良月牛肉麵與廖家算是系出同門,可惜至今都只吃廖家,也許找機會去良月試試。





延伸閱讀:
好吃斤餅(二)---穆記小吃牛肉麵館
好吃斤餅(一)---清真中國牛肉館
美味牛筋 ---永康牛肉麵
正宗桃源街牛肉麵---老王記
天上掉下來的糧食---嗎哪精製麵食
清燉湯頭第一名---史記正宗牛肉麵
道地牛肉香---林東芳牛肉麵


後續追蹤---金春發牛肉店(2)
百年老店 ,全牛料理---金春發牛肉店


 





廖家牛肉麵
北市金華街111號之14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